1中医怎么治湿疹 一、中药内治法 1、急性湿疹:多属湿热,皮疹是以红肿、水泡为主,宜清热泻火,凉血祛湿,方用龙胆泻肝汤或消风散加减(当归10g生地10g防风10g蝉蜕10g知母10g苦参10g胡麻仁10g荆芥10g苍术10g牛蒡子10g石膏30g甘草10g木通3栀子10g黄芩10g)。 2、亚急性湿疹:多属“脾虚夹湿”,皮疹是以潮红、落屑为主,宜健脾利湿,方用除湿胃苓汤(苍术、厚朴、陈皮、猪苓、泽泻、赤茯苓、白术、滑石、防风、栀子、木通、肉桂、甘草)加减。 3、慢性湿疹:多属“血燥”型,皮肤会变得粗糙、肥厚,表面有抓痕、血痂,肤色暗淡甚至有色素沉淀、皮肤干而不湿。宜养血祛风,方用四物消风汤(防风、蝉蜕、荆芥各6g,甘草6g,木通6,知母、苦参、地黄、当归各9g,石膏12,黑芝麻9,牛蒡子9,苍术9)加减。各期湿疹均配合有不同的外治汤液外涂。 二、中药外治法: 急性湿疹外用苦参30g土茯苓30g地肤子30g白鲜皮30g紫草30g黄芩30g黄连30g黄柏30g水煎外涂。 亚急性湿疹外用苦参30g土茯苓30g地肤子30g白鲜皮30g丹参30g水煎外涂。 慢性湿疹外用苦参30g,地黄30g,当归30g,地肤子30g水煎外涂。 2湿疹危害大吗 轻微的湿疹并无大碍,严重的湿疹会对宝宝的皮肤及日常生活带来影响。 (1)皮肤损害在早期或急性阶段,主要表现为成片的红斑,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,或是水疱,严重时有大片的渗液以及糜烂;亚急性状态,渗液减少及结痂,皮肤可变为暗红;到慢性状态,渗液更少或完全结痂,有些混有脱屑。当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科学、迁延不愈甚至引起色素沉着。 (2)湿疹常常使人瘙痒难忍,对于小宝宝而言,只能以哭闹来表达,甚至睡不安稳,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生长发育。 (3)具有遗传性湿疹属于过敏反应的一种,遗传概率为50%。小时候湿疹明显的,患其他过敏性疾病的概率也高。如过敏性鼻炎、支气管哮喘等。 (4)引起并发症皮肤破溃会引起继发感染,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感染等。有些在易破损部位的湿疹会引起皮肤破溃经久不愈。 3湿疹的中医治疗方法 1、艾条悬灸患处,每次10-15分钟,日3-4次。适用于手部、足部等小面积糜烂、渗液。 2、可用干姜、肉桂各6g,丁香3g,研细末后,用藿香正气水适量调涂贴敷脐部,日换药1次。适用于糜烂、渗液久不愈者。 3、出现瘙痒症状,患者不可抓挠患处皮肤,长期抓挠会使患处皮肤出现感染现象,给疾病治疗造成一定影响。 4、很多患者出现一些红疹症状,伴有明显的红肿,出现此类症状的患者应该正确使用药物进行治疗。 4湿疹注意事项有哪些 1、劳逸结合,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。 2、注意皮肤卫生,勿用热水或肥皂清洗皮损,不任用刺激性止痒药物。 3、忌抓痒:抓痒使皮肤不断遭到刺激,会越抓越痒,其结果会使皮肤病变区更加增厚粗糙和苔癣化,抓破皮肤又会引发感染。 |